王东方:变电站里的“活地图”-新华网

王东方:变电站里的“活地图”

2025-05-01 09:14:25
来源:国网吴忠供电公司

  4月30日,吴忠市对42名劳动模范和18名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。国网吴忠供电公司职工王东方获评“吴忠市劳动模范”。

  王东方现任宁夏天能电力有限公司变电运检修中心副经理、副高级工程师。参加工作18年来,他带领团队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,累计主导19项QC成果,荣获发明专利6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及软件著作权2项。他创新提出的“现场开工七步法”与“十个必须”安全管理理念,在全国行业首届(2024)电网运维检修短视频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与二等奖,彰显了其在电力运维领域的卓越领导力与创新能力。先后荣获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“变电检修专业管理先进个人”“科技与环保工作先进个人者”。

 扎根一线:从检修新兵到“硬核担当”

  2007年,初出茅庐的王东方,肩挎工具包,毅然踏入变电站的大门,这条交织着电缆与电力设备的征途,即将见证他以18载匠心书写职业之路。

  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工人蜕变为专业的管理精英,他跨越了变电检修、高压试验、资产管理、技术监督等多个领域,共计十余个岗位,始终秉持“归零心态”,在电力行业的熔炉中,锻造出熠熠生辉的“匠魂”。

  “工作中,我们都喜欢称他为东方哥,不光是年长几岁,更多的是他对工作的韧劲和拼劲,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动力。在变电站内,风声、电晕声,还有机器运转的噪声,各种声音加杂在一起,他总能从混杂的声音中辨别出变电设备细小的异常,就像活地图一样。”检修一班班长李虎说。

  2024年2月,某变电站330千伏1号主变油色谱例行试验数据出现异常,氢气与乙炔含量骤增,情况紧急。作为变电检修中心安全生产的掌舵人,王东方迅速行动,依据运行环境、历史数据、调档记录等多维度信息,精准锁定故障可能位于分接开关调压部分。他果断决策,带领团队开展高压诊断性试验与钻芯检查等工作。最终确认主变A项分接开关调压器底部存在放电故障,并立即安排返厂维修,有效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。这一系列“活地图式”的精准诊断,背后是他十余年间累积超过5000次设备巡检积攒的深厚经验。

 技术突围:在设备安全防线刻下“东方标准”

  王东方常说:“设备隐患不会因专业划分而自行消失。”基于这样的深刻认知,他创新构建起了一套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。他独创的“开工七步法”,通过有序作业、五级安全责任联动等机制,严抓站班会制度,严控现场作业风险,为标准化作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。

  “得益于‘开工七步法’等一系列举措的深入实施,我们的安全生产防线更加坚固,作业风险显著降低,工作效率显著提升。”检修中心安全员杨磊由衷感慨道。

  此外,王东方还主导建立了设备数据库,形成了覆盖全市71座变电站的“全信息参数库”,并配套制定了精准到毫米级的设备技术标准表、智能预警的检修周期表以及实时更新的异常分析表,这套“一库三表”的管理体系,使得设备健康评估的准确率高达98%。

 创新领航:从“技术工匠”到“行业标杆”

  “我们需要知道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位,但是视窗模糊根本看不清。”2023年,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一班的邰晨凡带着问题向王东方请教。

  面对困难,王东方带领团队创新思路,通过借鉴雷达超声波测距原理,进行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位监测装置的研制,最终成功实现油位实时监测,预判并快速处理故障,确保系统稳定运行,同时实现提升经济效益与供电安全“双成效”。该成果获得了2024年电力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的好成绩,其“现场即实验室”的理念得到充分肯定。

  薪火相传:打造“带不走的专家团队”

  王东方深信:“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于传承。”在变电检修中心,他主导构建了“消差补强清零”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,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员工培训“十个必须”的管理经验。树牢“工资是挣出来的、业绩是干出来的、荣誉是贡献出来的”的工作理念,不断夯实团队基础,推动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向纵深发展,显著提升了专业团队的核心业务竞争力。一个班组获得国网公司全业务核心建设标杆班组,一人获得国网公司“专业能手”称号。

  18年来,王东方始终保持着随身携带安全规程与标准的习惯不变。他常说:“设备安全就是保障民生用电的基石。”这句朴素的话语,深刻诠释了他作为“电网医生”的初心与使命。他坚持“问题不过夜、隐患零积压”的工作信条,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思考如何优化工作流程、提升工作效率。吴忠地区的71座变电站从330千伏的枢纽站到10千伏的配电室无不留下他辛勤丈量的足迹,而这张“活地图”的背后,则讲述了一个电力工匠用18年时光书写责任与担当的感人故事。(方鑫 乔宇)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纪桂红